如何防治“百日咳”

  • 文:儿科
  • 审校:邢露
  • 审核:邵蔚
  • 日期:2024-04-17

定 义
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传染性极强。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,也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临床上以阵发性、痉挛性咳嗽、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。

病程可长达2~3月,故名百日咳。

百日咳鲍特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,56℃30分钟、日光照射1小时、干燥3~5小时可灭活。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。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仅能存活几个小时。

传 播 途 径

呼吸道飞沫传播,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。人群普遍易感,以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,如未及时治疗,少数患儿会并发肺炎、脑炎而死亡。小婴儿是百日咳的易感人群,未到免疫接种年龄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婴幼儿是高发人群。潜伏期一般为 7~14 天,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,尤以潜伏期末到出现咳嗽症状后2-3周传染性最强。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,但以冬春两季多见。

临 床 表 现

临床病程可分为3期。

卡他期:

表现为流涕、打喷嚏、流泪、咽痛、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。多无发热,或初期一过性发热。

该期排菌量达高峰,具有极强传染性。持续1~2周。

痉咳期:

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,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,反复多次,直至咳出黏痰,昼轻夜重,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,影响睡眠。

此期一般持续2~6周,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。

恢复期:

痉咳逐渐缓解,咳嗽强度减弱,发作次数减少,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,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。

新生儿和婴幼儿常无典型痉咳,往往咳嗽数声后即出现屏气发绀,易致窒息、惊厥。

温馨提示

咳嗽超过2周且越来越严重。

出现呼吸暂停、脸色发紫、发绀。反复的呕吐,抽搐的情况,应及时就医。

治 疗

根据医疗应急司发布的《百日咳诊疗方案(2023年版)》,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,如阿奇霉素、红霉素、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。

护 理

隔离措施 :

采取呼吸道隔离,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,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,隔离期为痉咳后 21 天。

痉咳护理:

宝宝痉咳时痰不容易咳出,需要将宝宝侧卧、坐起或抱起,拍背,助痰排出,并擦拭口鼻分泌物。

饮食护理:

给予营养丰富、易消化、高维生素、较浓稠的饮食,如稠米粥、面条、菜泥、蒸鸡蛋等,注意补充钙剂。

病情观察:

随时观察宝宝的病情,若宝宝持续高热,并且咳嗽频繁,病情加重,应及时就医,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。

预 防

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,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遮掩口鼻。注意劳逸结合,合理作息,适当参加体育锻炼,增强自身抵抗力。特别是照顾婴幼儿时,成人出现咳嗽等症状,及时佩戴口罩,加强手卫生,避免传染给孩子。发生痉咳时,应警惕误吸,可进行拍背帮助排痰,对于夜间咳嗽较重影响睡眠的宝宝,采取半卧位,以缓解症状。婴儿应主动免疫,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喉类毒素、百日咳菌苗、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。接种时间为3月龄、4月龄、5月龄,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。通常疫苗接种 3~5 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,12 年后抗体几乎消失。若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。